比奇楼

第七十章 墨家的兴衰

孟子曾评论当时学说,是言:“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

这证明孟子所在的时代,天下最为盛行的乃是杨朱之学与墨家学派。

而等到庄子和荀子点评天下学说的时候,杨朱学说不见了踪影,但墨家学说仍然坚挺。

但进入秦汉,墨家学派的情况急转直下,迅速衰落,最后不复存在,成为了历史长河中一朵消逝的浪花。

因此对于郭黎追随自己的提议,陈洛面露犹豫,没有第一时间答应。

哪怕点头同意的好处再多,但他心里清楚,自己要是和墨家绑定在一起,无疑是登上一艘看似豪华的游船,实际上前面全是冰山。

导致这墨家这艘大船沉没的原因很多,但主要是有三点。

首先便是儒家竭尽全力地排挤与打压。

要知道当年“十论”的出现,便是墨子为了驳斥儒学而提出的,这与孔子的儒学思想针锋相对,而它们后来又成为了墨家的理论基础。

反观儒家,同样是将墨家视为大敌。

亚圣孟子斥责“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是罕见的直接爆了粗口。

哪怕看似对外界任何事物不在意的郭黎,听到自己被误认为儒家子弟后,都是眼中带有怒意。

由此可见,两个学派之间的矛盾基本上是没有任何斡旋的余地。

只是在战国,这两个学派都是“显学”,出现不了东风压倒西风的局面。

不过到了秦汉时期,情况就完全不同。

秦代是法家独尊,两家皆是遭受压制,典籍被大量焚毁,失传不少。

而到了汉武帝“独尊儒术”时,儒家便给原本便举步维艰的墨家彻底埋进了那一抔黄土之中。

儒家在历史上能兴盛两千年,自然是有其优点的。

至少证明它在绝大部分时间里是满足于统治者的需求,以及适应时代的生产力。

有了儒家进行对比,便能见着墨家衰亡的第二个原因,那便思想纲领不切实际,且不符合统治者的利益。

墨家核心思想乃是“十论”。

其中的兼爱与非攻,陈洛在穿越前都完全看不到任何实现的可能,甚至他敢说只要人类存在,人心之中的私欲存在,兼爱和非攻便永远只能是理想。

至于尚贤和尚同,同样是极度理想化的思想,或许在某些时期能够实现,但在封建社会的两千年中,只有极少的情况下能挨到边。

更别说“十论”当中的节用、节葬和非乐,这符合平民的诉求,但封建时期的统治者是绝对不会甘心于过清贫的生活的。

所以这么一排除的话,墨家的“十论”当中,就剩下明鬼、天志和非命这三条了。

其实如果墨家子弟愿意求新求变,就像董仲舒那样对儒家经典进行另外一重解释的话,统治者可能对于墨家学说不会放弃得那么彻底。

但这就是墨家衰亡的第三点,下到墨家普通弟子,上到墨家学派的领头人,实在全是“死脑筋”。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比奇楼【biqilou.org】第一时间更新《我从秦末开始长生不死》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新书推荐

我家娘子太体贴臭县令朕怀孕了那年,那雪,那个醉酒书生谍海无名穿成乖软夫郎的农家书生女帝:假太监,朕的后宫都让你凿光了乱世种田日常随母改嫁,我跟继父约法三章封地三年,百官跪求登基!我只想算命,你却让我当国师带着美女闯三国明末:边军不退大秦:最狠丞相,杀出个万世永昌谍战风云录:大宋无敌县令:从替哥哥入洞房开始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叛军围城,我皇太子揭棺而起!继兄不善开局贪成五亿县令,女帝求我多贪点?清末土司王太子我啊,最喜欢做好事了我在水浒做奸商朕,乃万岁!三国之美女如此多娇朕,剩者为王朱元璋:逆子,这皇位非你不可!玄天宗修行记事(HP)Forgive大明风流大汉:开局刺杀刘彻,求诛九族让你当江湖大佬,你成了军阀?三国风云:群雄争霸天下我的臣子们都太逆天了!舔狗三年,只为开启军工系统大唐小说家诸葛重生:众将士,随亮北伐!造反我没兴趣,父皇别害怕金玉满唐三国:我刘备也是绝世武将春枝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