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兵仙》转载请注明来源:比奇楼biqilou.org
如果说,京杭大运河是一篇恢弘的史书,记录着汉家的奋楫笃行,那聊城一定是其中厚重的章节和篇幅。黄河和京杭大运河交汇,孕育出聊城这颗“两河明珠”。
“南有苏杭,北有临张”,苏杭自不必多提,临张则是聊城下辖的临清与张秋了。
前前朝,虞代末年,卢龙节度使降元,蒙兀南下,一路打到了长江边,时任中书门下平章事的杜充下令凿开黄河。
元人自是被切断了后路,全军覆没。可大河泛滥,一发不可收拾,咆哮近十载,最终,开启了虞末凉初的三十年乱世。
在决堤八年后,黄河夺淮入海。
新建立的大凉缺失整个华北,先天性不足,又因为黄河泛滥的原因,终二百余年国祚始终在与黄河较劲,又时刻面临着草原的入侵,疲于奔命,始终无法全力解决黄河,或解决草原。
但她却给新兴的大齐留下了一条条宽阔通畅的水渠与运河。
这条自杭州起始,直通抗元前线的大运河更是其中之最。
开国初年,因为要备战北伐,原本终点在聊城的大运河就显得运力不足了。
尤其是在尝试海运但多次被王氏高丽、残元水师、沿海反王残部和倭寇的联合侵扰下损失惨重。
为北伐就已经拼尽全力的初生国朝自然是没有多余精力组建水师,东平郡王家的水师光是防御东南沿海就已经拼尽全力。
为了维持北方供粮,也为了维持黄泛区秩序,解决残存漕帮和运河沿岸百姓的生存问题。
太祖下令以工代赈,延长大运河,自聊城往北直通燕京的运河应运而生,这条大运河南起杭州,北至燕京,被称为京杭大运河。
自此,百万漕工衣食皆系于这条运河,漕工们对国朝的忠诚也到了。
到了太宗时,国朝才正式建立起了水师,剿灭临海海寇,东征幕府斩杀源氏将军威震四海。
自此,海运和漕运并举,共同构成了大齐的南粮北运体系。
。。。。。。
自洛阳顺大河而下已有五日。
船队已经到了张秋,大家要在此补给,然后至临清北上。
还没下船,只是进入运河码头便感受到了漕工们的热情。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木穴川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比奇楼biqilou.org),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