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奇楼

第46章 所见 所闻(第1/2页)

浮沉的命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比奇楼biqilou.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临安城东城,候潮门外,浙江渡,赵竑在前,众人牵马拽缰,上了一艘千料大船。

虽然刚进二月,但江面并没有冰冻。去绍兴虽然可以陆行,但江南水网纵横,又有浙东运河之利,乘船比骑马还要方便。

岸边全是来回奔忙的船工和苦力,他们衣衫破旧、满面风尘,和颐指气使、锦衣华服的商贾截然不同。那些南来北往的普通渡客,大多数人都是普通百姓,粗布葛衫,面黄肌瘦,畏畏缩缩。

由此可见,从古到今,历朝历代,穷人才是社会的根本。什么富裕繁华,和老百姓一点关系也没有。

船只缓缓离岸,李唐不解地向甲板上凭目而望的赵竑问道。

“殿下,这种事情,派小人去就行了,何必你亲自前来?”

“你懂得怎样冶铁吗?”

赵竑笑着一句,让李唐脸色泛红,哑口无言。

他是不懂,难道赵竑就懂吗?

“别不服,我还真懂。”

仿佛知道李唐心里所想,赵竑又加了一句。

来自知识大爆炸的年代,对于冶铁,他还真有些心得。

李唐讪讪一笑,随即低声问道:

“殿下,又碰到那些看不惯的事情,又发火了?”

赵竑嘿嘿一笑,自己也觉得有些没有必要。

那些个杜范之流,读书人出身,堂堂的士大夫,让他们和汗流浃背、臭汗直流的工匠们在一起,除非铺上红毯、过水坑让人背,否则想都别想。

当官不干事,自古皆然,何况大宋读书人手无缚鸡之力,又有什么值得他如此大动肝火?

“殿下,要我说不是官员的过错,而是朝廷给的官太多了。一件小事,非要三个人去干,哪能干得好?三个和尚没水喝,这道理你比我……”

李唐话未说完,屁股上挨了赵竑一脚。

“你小子要是当官,也是狗官一个!”

“殿下,丰乐楼那首《沁园春.雪》,是你的手笔吧?下官每读一次,都会觉得热血沸腾。”

年轻的薛坦过来,满脸的仰慕。

“薛监造,等你登上了长城,见了黄河,去了西域,你的感受就会更加强烈。大好河山,可惜沦于敌手。春满旧山河,不知我汉人的心会不会痛?”

薛坦惊诧间,赵竑已经转过头去,凭目而望。

钱塘江上千帆竞发,船来船往,更是有朝廷的战船来回巡弋,江面之熙熙攘攘,犹如北地之陆上行客。

大船驶向钱塘江对岸的西兴码头,沿着钱塘江南岸内陆、几乎和钱塘江平行的浙东运河,一路向东,不过百里,到达绍兴府,也不过一个多时辰。

由于宋金长期南北对峙,日本、朝鲜及许多海外国家的使节、商人无法取道北方,而钱塘江口又多沙滩,航行也有困难,因此往往改从明州,也就是后世的宁波,经浙东运河入绍兴,进入临安。所以,此时的浙东运河,也成了南宋使节往来、海外贸易的黄金水道。

浙东运河、扬州运河,再加上扬州到杭州的运河,南宋的水网发达,这也是南宋立身的根本。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新书推荐

乌衣天下大明小官人三国云飞扬大国崛起1857明末龙腾明风万里重生之朕即国家江东幼虎回到明朝当太子医入白蛇宦海风流明末第一强藩猎明虚拟战线大明至圣唐时归三国之蜀汉复兴纪元1701从来没有的帝国三国之帝统天下大明之帝国再起大明公侯三流书童五代十国一儒生淘宝大明乱世妖娆王非洲帝国拉倒吧,朕的大秦都完了讲这些有啥用汉室可兴混在蜀汉当皇帝异域纵横记大唐国妖宣和画卷重生明末当皇帝大唐西域少年行大汉昌邑王汉家日月异域人生樱花下的血刀最终反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