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在酒桌上听多了荤段子,如今一搬到古代来,立即将老李逗得乐不可支。
二人说了半天话,让老李对他顿起知己之感,听苏木问,热心地介绍:“要买书啊,却也容易。不过,买着看挺贵的。不如以后我们各自买不同的书,然后交换着看,如此也能节省些。”
苏木心中有些不耐:“是啊,老李你说得没错。那么,究竟哪里有得卖呢”
老李:“书院街有家林家书坊就有得卖。”
书院街就在县学旁边,正对着县衙,乃是清苑县的中心。当街大市,当着读书人买这种,实在是猖狂啊
老李大约是看出苏木的疑惑,笑道:“这种书大多是才子佳人,读书人最喜欢看了。书院街口岸也好,书卖得不错,一本新书出来,你还得排队去抢。上次那本绣像版的痴婆子传刚到货的时候,我就是去晚了一步,结果空手而归。去问书坊老板,说这书在北直隶书卖得可好了,他也是一咬牙拿出大笔银子,进了一千本,结果三天之内就被销售一空。若要想再进些回来,也不知道要等多久。”
听到这个惊人的数据,苏木抽了一口冷气。三天卖出去一千本,老天,即便是后世的畅销书,只怕也达不到这个销量。当然,现代社会的物流速度也不是明朝可以想象的,明朝的书虽然卖得快,可总量却上不去。
我若写一本这样的书出来,也不需要太多,一年卖出去两三万本,那得多少钱
“一本书究竟多少钱”
老李伸出九根指头。
“九文”苏木心中有些失望,他上次买的那本科举范文选,薄薄四十来页的小册子就花了三十文钱。换算成人民币也就三十块钱左右。而教科书在后世的乃是刚需,属于最赚钱,买得最好的。
相比之下,文学类书籍多半是陪堂的,出一本赔一本,价值不高也可以理解。
如方才这本品花录,说难听点不过是快餐读物,看过之后就可以丢在茅房擦屁股,九文一本也算正常。
九文一本,扣除成本,能赚一文就不错了。
看来,这条路也走不通,苏木心中一阵苦涩。
“九钱银子。”
“九钱银子这么贵”苏木有些口吃,靠,不过是一本杀时间用的读物,竟然卖到天价,这还有天理吗
打个比方,现代人会花几百块前去买一本故事会吗
“是有些贵,不过书坊里一个月也就出一本新书,倒也能承受。书买回来又不是看一次就扔了,这其中精彩的段落,尚需仔细回味,细心揣摩才够味。”
老李眯缝着眼睛,口中啧啧有声,似乎还沉浸在刚才这本黄色小说惊心动魄的故事氛围之中。
“老不修”苏木腹诽了一句,精神猛然亢奋起来。九钱银子,呵呵,好贵的书啊。现代书的版税是百分之十一,古代的成本估计要高些,版税应该在六到七之间。也就是说,买出去一本书,就能拿到六百文,一千本就是六十两银子,一万本,十万本
不对,这年头也没有版权一说,再说,人家卖出去多少本书会跟者说吗
因此,全版权卖出去才是王道。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