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奇楼

第五百三十九章 长孙家想捡便宜没门

比奇楼【biqilou.org】第一时间更新《大唐之特种国师》最新章节。

长孙家想捡便宜?没门!

跟李二汇报了一下探矿小分队的情况,不出意外李二果然也接到了百骑司的密信,两方的信几乎同时到达,秦朗说起的时候老家伙除了兴奋并无惊讶。

君臣二人就开设钢铁厂一事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最后李二拿出长安地图来,让秦朗选了一块地方做为钢铁厂的建厂地址。

探矿小分队传回来的消息说,除了煤矿的矿藏已经开始开采之外,最早找到的那座铁矿也已经开采了起来。

说到这里就不能不提一嘴道门的那些给力的道士们。

虽说道士从古至今都与给皇帝炼丹使之长生不老拉不开关系,可却一个个都是搞化学的好人才,甚至大家也比比皆是。

若不是他把火药的配方给了道门中人做研究,想要开采那些铁矿虽不说难如登天却也不是什么容易的事。

因为秦朗过完年之后事情太多,把有关于探矿小分队的事情全权托付给了自家管家秦伯,让他不必等自己的命令,只要找到煤矿和铁矿,可以立即调动家里的资源人手进行开

采。

采出了原煤之后,最先应用到的就是冶铁。

虽说现在还不知具体数值,但是屯下的生铁数量应该不会少了,用来实验炼钢绰绰有余。

只是想起那位掌管着大唐多半数冶铁生意的长孙家,秦朗微微眯了眯眼。

眼下看来,不管是因为长乐还是因为火寻漪澜,他与长孙冲两人的过节怕是不能轻易过去,自己还是要早做打算的好。

还没等秦朗开口,李二反倒有些犹豫的道:“阿朗,此次炼钢法改进一事,可否让长孙家参与?”

毕竟怎么说也是自己的大舅子,并且一直做得就是冶铁的生意,还一直支持自己,若是就这么瞒着,等到炼钢法公布出去怕是不妥。

当初这小子说寻找煤矿和铁矿的事不让在朝堂公布,那时因为还没有找到自然不好说,可现在都打算开钢铁厂了,就算不发公告公示民间,起码朝中这些重臣还是要知会一声的。

最主要的是,要告诉大舅子一声,免得将来新的炼钢法传出,长孙家的生意会受到冲

击。

若是在这之前,辅机能与这小子达成合,两家共同参与进来就最好了。

再想想,朝中各家对这小子的一些生意不是不眼馋。

只是酿酒现在是这小子与老程等几家一起跟自己合,另外的天外天是个酒楼,其他几家虽说有些眼红却也能克制。

水泥自不必说,不能卖于外邦,也卖不上高价,而玻璃则是自己三个二女都已参与进去,那些勋贵世家说不得会认为这小子已经将玻璃配方献于自己,碍于自己的身份不便抢夺。

“陛下是想给长孙家赚钱的机会?”

秦朗挑了挑眉,心情有些恶劣:“还是想以长孙家的身份入股?”

就凭长孙冲对自己那般态度,凭什么自己有好事要想着长孙家!

长孙皇后虽说出自长孙家,却与长孙无忌与长孙冲完全不同,再说又是自己的未来岳母,他倒是没什么恶感。

可就这么给长孙家便宜捡,他不乐意!

李二听了秦朗的话却是一愣。

不管是当初提起寻找矿藏还是刚才讨论建钢厂这小子可都不是这么说的啊!

怎么听这小子的意思,若是让长孙家参与进来,自己就不能参与了?

“你不愿意让长孙家参与进来?”

李二微挑眉头,有些疑惑的问道:“你与长孙家无仇无怨,也不曾发生过口角,为何不愿意?”

“长孙家不管是财力还是能力,都是合的最佳人选,难不成朕还会害你不成?”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抖音书屋】《一心摆烂的恋综女配[快穿]》《我逃了龙傲天他妈妈的婚》《趋吉避凶,从天师府开始》《怪谈游戏设计师》【蔷薇小说网】《什么年代了,还在传统制卡》《重生成阴鸷太子的心尖宠》《这个明星塌房后业绩更强了》【酷狗小说

天才一秒记住【比奇楼】地址:biqilou.org,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新书推荐

女帝:假太监,朕的后宫都让你凿光了三国之美女如此多娇三国之从购买并州牧开始三国:我刘备也是绝世武将大汉:开局刺杀刘彻,求诛九族三国风云:群雄争霸天下封地三年,百官跪求登基!我的臣子们都太逆天了!开局贪成五亿县令,女帝求我多贪点?随母改嫁,我跟继父约法三章让你当江湖大佬,你成了军阀?清末土司王造反我没兴趣,父皇别害怕太子我啊,最喜欢做好事了叛军围城,我皇太子揭棺而起!(HP)Forgive诸葛重生:众将士,随亮北伐!最狂上门女婿朱元璋:逆子,这皇位非你不可!朕,剩者为王大唐小说家穿成乖软夫郎的农家书生金玉满唐三国:从麦城称霸世界带着美女闯三国大宋小农民重生三国,我抢了刘备的皇叔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舔狗三年,只为开启军工系统倒拔三国我在三国逆转乾坤朕,乃万岁!我只想算命,你却让我当国师无敌县令:从替哥哥入洞房开始那年,那雪,那个醉酒书生我在水浒做奸商大秦:最狠丞相,杀出个万世永昌谍海无名我家娘子太体贴明末:边军不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