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师父的十世轮回,每遭遇一世,灯会由红转白,如今已过了九世。
“上一盏灯灭于十三年前,如今存世的,是三魂中的爽灵。爽灵主财禄,能使明气制阳,使人机谋万物,劳役百神,生祸若害①。故而你们师父这世,当有经世之才,若要找寻,可往过去十三年至十年间的神童中找。”
“这些灯,天界可也知晓?”
镇元子原本替悟空备了好些劝阻之词,不想他已这般冷静,能这么快想通其间关窍:“仅我和你们师父知晓。既说到此处,还须提另一件事——
“你们师父并不是第一次入十世轮回。”
镇元子并不去看三人的惊讶,他的目光落在那盏红灯上,想起了那些极遥远的记忆,话音亦虚幻了两分:“那事算来也有九万年了……”
彼时的菩提虽也悲悯万物,却没有如今万事看淡的脾性。
他不忍看世间生灵受苦,不平于天上一天地上一年的歪理,愤于天上仙佛耽于长生之乐而将凡间苦难也视作转瞬的麻痹。故而自觉万事俱备之后,便在天宫举事,欲重建天庭秩序。
说到此处,镇元子看向悟空,笑中有些不屑:“想来你该知道我当初为何看不上你?同是大闹天宫,你师父可比你有勇有谋得多。”
“师父自然诸般都比我厉害。可师父后来遇到了什么?”
镇元子知晓自己将幼年得道的悟空与彼时的菩提相较并不公平,不过为好友呛他一句,未想悟空会是这般反应。
镇元子为他话语中的担忧一颤,感慨这顽石竟也有了心,继续将后来的事讲了下去——
当初与菩提一同举事的仙佛也不过贪图更高的仙位,菩提所言只为师出有名,待发现菩提真有此意后便纷纷倒戈,一时满怀壮志之人成了心怀不轨的众矢之的。
然而,菩提起初仍以一己之力对抗天宫与西方众多仙佛。他虽处下风,天庭与西方却也未能将人擒住。
这般对抗了一旬,地上已过十载,菩提恍然回神,见凡间灾祸丛生动乱四起。一片善心反作恶,菩提心如死灰,到镇元子处连夜翻了七日古籍,查到十世轮回之法,就此弃了仙身坠入凡尘。
悟空冷笑:“什么一片善心反作恶?师父已处下风,他们若真有心关怀下界,又怎会一心平乱,而丝毫不顾黎民死活。”
镇元子想起当初好友入阵前的木然神色,仍心有悲戚:“你既知晓,你们师父又如何不知?然而众仙如此,独木怎支?便是他真能荡平天境,又有何人来掌管潮汐、施云布雨、评定因果?”
所以,即便那人欲肃清不平造一个海晏河清的盛世,也只能认命于“水至清则无鱼”,服从于这勉强可运行的天道。
悟空体会那人彼时的处境,寸心如割——
那他当初选择十世轮回,又何曾求生?不过求个死得其所罢……
镇元子继续讲旧事:“也是那之后,十世轮回才为众仙所广知。无人认为他能再回来,直到你们师父重新站到玉帝和如来面前。
“众仙以为他会再来一场大乱,他却自此与天庭和西方割席,下到灵台方寸山,一心传道授业解惑。此后,菩提这个名号成了天上的禁忌,在那之后成仙的甚至不再知道这位仙人。
“故而你们师父十世轮回的详细遭遇,只有他和我知晓。”镇元子的目光落回明灯上,“依据那些遭遇,我们从他的三魂七魄中各捋出一丝作灯芯,设了这十盏明灯,可知他每世的起末。只是……”
悟空接道:“只是单凭明灯找到人并不容易。更要紧的是即便找到我师父,也无从帮他,反可能叫天界知道他的下落,不如相信他能凭自身闯过十世,是吗?”
镇元子点头:“你们既然知晓,便早些回去吧。如今已是最后一世,你们师父很快就会回来了。”
悟云与悟览欲言又止。
室内沉寂半晌,两人要叫悟空一同离开时,只见听完镇元子的话后一直低头沉思的人抬起头,平声道:“可是,若我说我还是要去找呢?”
这番不仅两人愣住,连镇元子也目光一滞,要拿出先前收回的劝阻之词,却无一句可应对眼前的情境,最后只得问:“为何?”
“你们皆知,师父乃代我受过,先前却都瞒着我,如今又要劝我置身事外吗?”悟空话中并无质问之意,反而字字真切,“师父一日不回,便一日有倒悬之急,我这元凶便不当袖手旁观。我自有方藏匿行踪,只望仙尊和二位师兄帮我隐藏去向。”
悟览先一步给出了答复:“你决心做的事,我向来不拦你也不劝你,需要多久?”
“天上一天,地上一年,多不过两月。”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