兮知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比奇楼biqilou.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功夫不负有心人,张顺昌如愿以偿的活抓了一只油光水亮的大雁。
大雁起头,两担喜饼,六匹料子,一只玉镯。
支大娘子走在前面,张大娘子与张顺昌随后,张与忠没来,提亲他不需要出面。
一个胡同住着,且熟着呢,今日既是提亲连着八字也一道看,一番往来后,支大娘子笑盈盈的拿出三个日子问女方长辈,三个日子都很吉利,挑一个过小礼。
福石福常氏私心里想留一留大女儿,便挑了最后一个,十月初八。
十月里过小礼,小礼过后还有正式的下聘,出嫁便在明年,具体何时,男方亦会过来请期。
这是男方敬重女方,碰着高嫁,如大妮儿与将三郎,将家便是按着他们的方便来,只拿了一个日子过来问,话却是说的好听,这日子顶个的好,家里老爷子很喜欢。
张二娘子有些不乐意,还得笑脸相迎,将老爷子为长,自是以他为主。
大妮儿冬日里出嫁,自提亲到出嫁短短半年,算是匆忙,好在将家二房面子做的足,将三郎待大妮儿也算看重,张二娘子日日往好的方面想,世上哪有十全十美,能得个六七分便很好,该知足的。
福常氏送给张顺昌一套细棉直裰,一双千层鞋。福年年送给张大娘子一双绣花鞋,给芸姐儿做了条裙子,另有两样糕点,桃酥与松糕,各八个,装在食盒里。
两担喜饼份量足,满尖儿堆着,福常氏拿着喜饼在小西胡同挨家挨户分,先从相熟的人家分起。
她平时不太爱出门,整个小西胡同的街坊都有不太熟的,外头胡同里的邻里便更不熟,故而喜饼每家分的多,分完整个小西胡同,家里还余半箩筐。
福常氏说:“按理儿,该往你舅家送些,可惜你舅家离的远,杨家哪边要不要送?”她问丈夫。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送些过去。”福石吃着喜饼点点头,味儿怪好,对张家又满意两分。
杨家不是别人,要送喜饼去,年姐儿也得一道,家里只剩下月姐儿岁姐儿,两小姑娘表示她们去张家找大妮儿玩。
杨家住善景坊,福石喊了个轿子,福常氏年姐儿坐里头,他跟在外头走。
杨家没分家,住的地方大,各有各的小院,福石往前院去找杨家兄弟说话,福常氏领着女儿随婆子进了后宅,到主院与杨大娘子寒暄一二,送上喜饼,才去见杨二娘子,给杨家二房的喜饼由福常氏亲手送,杨家三房杨家四房的喜饼则与杨大娘子分,因着杨二是福石正儿百经的师傅。
杨二娘子送了个玛瑙手珠,两匹绸料。
自杨家二房院里出来,福常氏与年姐儿直接往外头走。正要过二门,喻婆子追了过来,身后跟了个小丫鬟,小丫鬟手里捧着两匹绸料。
傍晚杨二爷来院里用饭,杨二娘子略有意外,转而一想心有猜测,边吃饭边细细说起福常氏与年姐儿来送喜饼的事。
回了玛瑙手珠,两匹绸料,倒也足够。
杨二爷说:“回头添妆,挑两件压箱底的好物,阿石跟我半辈子,不似亲子胜亲子,他没父族,只三个女儿,三个小姑娘出嫁时,得帮着撑着点。”话说完,拿出两张银票放桌上:“你看着置办。”
听丈夫的意思,却是需要她亲自当场添妆?杨二娘子原想着派自个的奶妈过去,这下是不能够的,她笑盈盈的道:“应该的,阿石向来孝顺,嫁女可是大事,得风光些,明儿我与大嫂说一声。”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